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EFRR2017與會心得

5月底我赴英國參加第 14 屆歐洲復健研究論壇會議 (14th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Forum for Research in Rehabilitation),這次的與會經驗讓我對於歐洲與臺灣之研究文化差異有些省思。我發現歐洲與臺灣會議之研究重點以及與會者之特質皆有所落差。

首先,歐洲國家復健領域之研究多為質性研究。可能因其較著重於「以病人為中心」之理念,故其研究之構想亦著重於探討與分析病人或醫療人員對於復健相關議題之感受與想法。但質性研究之樣本數無法太多或有代表性,且研究結果較難客觀與大量累積。然而國內復健領域之研究類型與美國較相似,其著重於量性研究,如:心理計量、療效驗證與相關因素之探討等。這些量性研究之結果解讀較為客觀且較容易大量累積。這次的經驗讓我體會到,其實我們的研究方法學真的很強!完全不輸、甚至更甚歐洲國家的多數復健領域學者,這讓我對於自己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再者,歐洲國家之學者皆對於各類研究抱持著高度的興趣,樂於與海報發表者交流研究構想或臨床經驗。且海報發表者無論研究成果之規模大小或優劣,都會很有自信主動找路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藉以徵求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參與,或是相關的研究建議。然而,國內學者似乎較少參觀海報或與海報發表者進行學術交流。且海報發表者亦對於自己的研究內容較缺乏自信,常認為研究主題不夠吸引人或研究設計得不夠完善而羞於展示,甚至暗自祈禱不要有人來看海報就不會發現我們的問題/弱點了。

此次會議最特別的經驗是:我們遇到一位主辦單位的專家之一,他對於我們的研究主題很感興趣(他號稱自己是Rasch的粉絲),並利用社群平台之網路直播方式,讓我們及時與世界各地的學者介紹我們的研究並進行交流 (黃怡靜的直播影片林恭宏的直播影片合照)。雖然當時沒有太多觀眾即時留言問問題,不過還是夠緊張的了。這是目前參加研討會第一次遇到的全新體驗,我相信透過社群網站會是未來的學術交流趨勢,此媒介可跨越國家與時間之限制,讓志同道合的學者們不一定要親臨會場,也能如置身會場般與各方學者作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