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Self-efficacy之意涵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是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中的核心概念,也是認知機制之一。自我效能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完成特定任務或行為所抱持的信心,或是有把握的程度,係指個人對自己完成特定任務或行動的一種能力判斷,也是影響行為最主要的自我規範機制 (self-regulatory)之一。

自我效能的評估方面可分為三個層面,主要分成大小(magnitude)、強度(strength)及一般性(generalizability)。自我效能的大小是指個人相信自己能執行不同行為困難的程度,例如對某些病人來說,運動行為可能比控制飲食來得容易;自我效能的強度是指個人評斷自己在從事某特定行為時信心的程度,當病患運動效能較弱時,遇到阻礙(如疼痛)時其信心較容易被削弱,而效能預期越強,在面臨挫折時則較能持之以恆。自我效能的一般性是指個人的效能適用於不同行為的程度。例如當某人在從事同樣為健康行為的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的自我效能,其兩者之間可能會有部分的相關性存在。

自我效能與quality of lifepatient reported outcomeutility研究相關。

Note:
1. 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 CUA) :此方法適用於分析病人對於健康結果的偏好 (preferance)程度,可以將健康結果標準化並加以量化,同時也將成本效果合併分析。適用於不同的介入方案所產生各種未預期死亡的發生。通常是選擇成本與效用(C/U)比值最低者為佳,成本的單位是金額,效用單位則為與健康有關的生活品質監測。生活品質是指包含健康、經濟學、環境、政治、文化和精神上的價值面等 個體存在的所有層面;經品質校正後之壽命,即為品質調整存活年 (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QALY)。在健康結果監測中,即以品質調整存活年加權評估每一期間 在0(死亡)和1(最佳的健康狀態)之間的變化。

2. 中文版整體自我效能評量Chronic Disease Self-Efficacy ScalesGuide for constructing self-efficacy scal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