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20131025討論紀錄

1. 論文主題:
由於我對於utility之概念較陌生,若選擇此主題寫第一篇英文稿件,我可能無法表達清楚。故最終我選擇我較熟悉的stroke knowledge / health literacy主題。

2. SK量表彙整:
文獻回顧結果發現,多數SK量表(約60個)皆為作者為了該篇文章而發展的調查問卷,僅使用1次,且無心理計量驗證,若全部彙整篇幅恐過長、雜亂、意義有限。目前想法為先彙整引用2次以上的量表,包括量表介紹與其心理計量驗證結果,其它量表之後再考慮如何將評估面向作分類。

目前彙整被引用2次以上之量表結果如下:(今天與老師說5個量表是我低估了,應為18個)
量表名稱
引用次數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BRFSS)
9
Stroke Knwledge Test (SKT)
7
Stroke Action Test (STAT)
5
Stroke Recognition Questionnaire
3
Stroke Factor Survey (SFS)
3
Pandian et al (2005)
3
Kids Identifying and Defeating Stroke (KIDS) Knowledge Test
2
Knowledge of Stroke Scale (KOS)
2
Knowledge of Stroke Questionnaire
2
Michigan Behavioral Risk Factor
2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_Stroke Prevention Guideline
2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發展之量表
2
Cheung RTF, Li LSW, Mak W et al.(1999)
2
Maasland, E., Koudstaal, P. J., Habbema, J. D., & Dippel, D. W. (2007)
2
Crocco TJ, Kothari RU, Sayre MR, Liu T. (1999)
2
Stein, J., Shafqat, S., Doherty, D., Frates, E. P., & Furie, K. L. (2003)
2
Muller-Nordhorn, J., Nolte, C. H., Rossnagel, K., Jungehulsing, G. J., Reich, A., Roll, S., Willich, S. N. (2006)
2
Rossnagel K, Jungehuelsing GJ, Nolte CH, et al. (2004)
2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EQ-5D於injury族群之心理計量

目前共找到以下2篇將EQ-5D應用於injury族群之實證研究:

1. Oster, C., Willebrand, M., Dyster-Aas, J., Kildal, M., & Ekselius, L. (2009). Validation of the EQ-5D questionnaire in burn injured adults. Burns, 35, 723-732.
本篇驗證discriminative validity、concurrent validity與responsiveness
評析:本篇樣本數較少 (n=78)、代表性不足,樣本僅限定燒燙傷病患,與職災勞工略有差異(大多為肌肉骨骼之創傷)。

2. Polinder, S., Haagsma, J. A., Bonsel, G., Essink-Bot, M. L., Toet, H., & van Beeck, E. F. (2010). The measurement of long-term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fter injury: comparison of EQ-5D and the health utilities index. Injury Prevention, 16, 147-153.
本篇驗證convergent validity與discriminative validity
評析:樣本具代表性,且樣本數夠大 (n=1285),樣本特性與職災勞工近似,但我們的樣本多了工作與家庭負擔之特質,不完全相同。再者,本研究並未長期追蹤樣本,故未能分析反應性及預測效度,而者是我們的資料庫之特點。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英文學習之主要問題

以下為近半年多來練習英聽語口說時,常被Lynn提醒之問題:

1. 較難掌握非結構式的對話,例如:聊天或影集,因無法預期講者或迸出什麼話題
2. 無法理解生活化詞彙或會話,例如:俚語或笑點
→上述2點,建議可多看外國影集

3. 同義詞代換不足
→可運用線上同義詞辭典,寫作時較需要同義詞代換,口說則不一定

4. 英聽時較少注意連接詞,多只聽到熟悉的單字就趕緊記下來
→連接詞才是語氣轉換之關鍵,否則無法連貫

5. 口說缺乏架構,常片段片段地將英聽內容說出
→應像寫作一樣的架構,在開頭句即說出主題,之後再詳細解釋此主題。因此聽英聽亦然,通常第一句是重點。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撰寫研究計畫之學習心得

經過二週如火如荼的趕工,我所負責的國健署計畫部份終於告一段落。

歷經暑假(新店慈濟)與這次(國健署)的研究計畫撰寫,讓我學習到很多,包括:在既定時限與經費中擬定可行且創新的研究主題、彰顯研究價值/成果、以及資源(人力與經費)之分配等,上述皆是在撰寫論文中較少學習到的經歷。這兩次的經驗中,我發現一般研究計畫與政府研究計畫之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預期貢獻:一般研究計畫是以臨床或研究角度撰寫,而政府研究計畫著重於研究結果如何協助政策發展,如何提供政府對於次主題業務之協助。這是我們少有的經驗,畢竟從OT較常關心的都是臨床病人,而公共衛生則是以促進最多數人健康為目標,故較常著重於預防醫學與健康促進。

此外,這次的合作經驗,也讓我體認到領導者與執行者於溝通任務時很重要的幾個部份:
1. 確認任務期限:一直更動期限(提前)將造成執行者極大的壓力,亦打亂了其他任務的時間分配,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2. 確認任務內容:既定期限內任務不斷增加,亦容易造成執行者之壓力與反感。
3. 立場堅定:領導者之立場若不堅定而朝令夕改,將使得執行者無所適從,甚至浪費時間做了白工。
4. 情緒控制:溝通時盡量理性、就事論事、態度應為一起解決問題而非責備。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觀察恩琦評估紀錄

以下為本週觀察恩奇評估之主要問題:

1. 個案回答「計畫」問題時,容易受個案之IADL經驗影響,如:使用電磁爐並非大家都有的生活經驗。以致個案於計畫中無法詳述步驟,但卻可在目的性動作中順利完成任務的不合理情形。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新事物時,也常是看到東西後才觀察並計畫接下來要如何操作以達成目的,因此建議恩琦可考慮在測驗「計畫」時,提供個案道具觀察,並說出接下來要如何執行的步驟,於目的性動作再開始操作。

2. 個案可能因命名困難或一時想不出物件名稱而錯答「意志」或「計畫」二題,建議記分標準可考慮是否個案可輔以動作形容。

3. 「計畫」與「目的性動作」之定義與評分標準不夠精確,需再修改。

4. 多題「目的性動作」之結束動作需將物品交給施測者才算動作結束,但此非日常生活中合理的動作結述情境,如:在地圖上規劃路線,畫完要將地圖交給施測者。建議重新定義結束動作。

5. 恩琦有時為紀錄個案的特殊表現而花太多時間,以致個案在題與題之間需等待一段時間,有時反而造成個案緊張,一直想看治療師在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