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於原架構缺乏心理層面之治療,故新增中風之心理治療層面與家屬心理支持項目
2. 原顧及不同時期所需之護理照護服務內容不一,以致不同時期之護理照護項目不同。但討論後認為相同時期之個案功能程度亦有不同,因此最後整合急性期與慢性期之護理照護內容。
3. 失能預防與健康促進二範疇是否需加入中風介紹?此部份意見有些不同
我認為中風介紹為中風相關衛教之基礎知識,於不同病成階段都應介紹;但侯醫師認為個案已達慢性期或回歸社區,中風介紹早就在急性或亞急性期已知,無需再介紹。
→我認為可先保留,因之後實行衛教時,我們會先評估個案之需求與知識程度,個案真的有需要且不瞭解才給衛教,如此可克服侯醫師之顧慮。
目前之衛教架構如下圖:(紅圈處為我們討論後認為屬於reflective model之層面)
二、中風知識測驗發展
1. 測驗可分為二目的:
(1) 加速衛教:目前預計發展二料表,一為中風知識需求量表,二為中風知識程度測驗。未來實務上,會先評估個案對於中風知識之需求(依據衛教架構將知識分為6~8類,讓個案挑選有興趣者),再依據個案之需求評估個案於該類別之知識程度。
(2) 衛教成效指標:可作為衛教成效之指標包含:中風知識、自我效能、健康行為與健康狀態。而目前發展中之中風健康識能問卷為評估個案之自我效能,而這僅是成效指標之一,不夠完整。未來尚需發展中風知識測驗,此測驗與加速衛教之測驗不同但可能重疊,前者為評估而後者為篩檢。
I'm so appreciated that you had made the minutes of our discussion!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