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伊茜討論中風衛教教材,她認為目前衛教教材範例的架構尚可,無太大的問題。主要問題為「辭彙使用不一」與「內容精準度不足」。
1. 辭彙宜統一:
(1) 衛教教材中有時出現「缺血性腦中風」,有時出現「腦梗塞」,建議統一為臨床上較常使用之「缺血性腦中風」。
→直接修改:修改衛教教材與架構名稱(疾病分類之腦梗塞改為缺血性腦中風)。
(2) 腦梗塞之介紹:「栓子性」與「血栓性」腦梗塞之名稱不易理解,且此處的血栓易與「抗血栓藥物」之血栓混淆,應作區隔。
→直接修改:參考其它資料,修改「栓子性」與「血栓性」之分類名稱。
2. 內容精準度不足:
此問題伊茜僅大略提供她有發現的例子,完整內容仍應再找專家確認。
(1) 病人處理之介紹:「若病患在等待的過程中嘔吐,應將手指或筷子裹上手帕…」,目前已不教家屬用手指了 。
(2) CT之介紹:
「血管阻塞和周圍腦區腫脹的部份會呈現黑色的影像」,並非血管阻塞而出現黑影,而是血管阻塞造成「腦部細胞死亡」後,會出現黑色的影像。
「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覺」應拿掉以避免糾紛,因有些病患要他躺著就是不舒服。
(3) 肢體癱瘓之介紹:「左半側肢體會癱瘓」,應改為「偏癱」。(此問題當初有考量過,但最終仍寫「癱瘓」以利病患或家屬理解)
(4) 血栓溶解劑之介紹:
「腦梗塞中風的嚴重程度為中度或重度,發病3小時以內的病患,可以經由肢體的靜脈給予tPA。」過於嚴重的病患不宜施打,建議刪掉「或重度」。施打時,是由靜脈注射,但不一定要經由肢體的靜脈,建議刪掉「肢體的」。
「10%由靜脈注射,90%由點滴注射,約1小時可注射完成。」點滴也屬於靜脈注射,應是10%是由靜脈「推注」,90%為由靜脈「滴注」。且注射血栓溶解劑是「必須」在1小時內完成,而非「會」在1小時內完成。
(5) 抗血栓藥物介紹:急性期常用的抗凝血劑為肝素,但除了點滴注射的Heparin,還有皮下注射的Clexane。
另外,我們須再討論並明確界定以下問題:
1. 衛教對象:是一般大眾還是病患與家屬?教育程度為何?(目前設定是國中程度的病患與家屬)不同衛教對象,衛教的架構不同,內容撰寫方向也不同。例如:流行病學介紹、預防、徵兆與緊急處理較適合給一般大眾瞭解,而醫療檢查與照護,較適合給病患與家屬瞭解。
2. 架構的詞彙不易理解。例如:我們參照公衛的三段五級概念,第一階段屬於二級防禦,我們的架構名稱是「健康/復健照護」,但理論上「復健」應是屬於三級防禦。
3. 專家分工:建議將所有衛教教材完成後,依據專業將衛教教材分類,即分為適合醫師、護理師、治療師、公衛或社工校閱的衛教內容,由老師或侯醫師負責邀請專家針對內容正確性與精準度作審核。且讓各部門專家同時瞭解衛教之架構,以及各部門彼此的負責內容。
伊茜的建議很有建設性!
回覆刪除這種朋友很好,可提醒侯醫師多給伊茜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