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性研究設計之考量因素:
1. 工作社交技巧之改變程度:
(1) 病程變化:急性期變化程度最大、亞急性次之、慢性期變動微小(除非長時間追蹤)
(2) 臨床介入:亞急性住院、慢性住院、日間留院或工作坊之復健內容較符合工作訓練之目標。而急性期之介入以穩定正性症狀為主,且極少數病人才會出院後立即去工作。
2. 收案可行性:
松德院區各時期新病人數:
亞急性住院:10-15人/週(5A、7H、8H病房總和),住院1.5個月/期
慢性住院:4人/半年(7F、8F病房總和),住院3個月/期,可住多期
工作坊:10人/月(3個工作坊總和)
亞急性或慢性住院期,患者之抗精神疾病藥物變動不大。
3. 收案時間規畫:剛入院/剛開始接受復健之1週內(以期社交技巧變化程度較大)
再測為出院前(亞急性、慢性住院)
→目前認為可收亞急性住院病人,但是否要再同時收慢性住院和工作坊病人?可能會平均掉差異,且不同時期的收案時間要不同
--
另外,預測效度研究是否取消?或是改為追蹤在側信度研究之個案?
原研究設計為追蹤反應性研究的住院病人半年,以電話調查半年內是否有求職或工作經驗。(如下圖)然而住院病人可長期住院,少數病人才有找工作的經驗/需求,真的找到工作的病人又更少。如此可能會大幅影響預測效度的驗證結果(outcome變異太小)。
再測信度預計收工作坊的病人,工作坊的病人有就業動機/從事庇護工作的比例較高,或許將預測效度研究設計改為追蹤工作坊病人的可行性較高。
另外的部分,請修改。錯字且語意難懂。
回覆刪除已更新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