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20150424_SK架構修改討論紀錄

一、修改目前的SK架構(先分類看看架構可能要怎麼改,下下週討論)

1. 彙整過去文獻調查中風病人及其家屬對於SK之需求,應補充 以下五項內容於我們的SK架構:(1) 功能變化、後遺症;(2) 恢復進程、預後;(3) 醫療、藥物、復健成效;(4) 中醫或替代療法;(5) 健保給付規則(例如:可住院/復健多久?)

2. 既然以病人為中心,架構應修改為以病人的需求作分類,如功能、後遺症等,而非以專業作分類。否則光是翻身,有PT、OT、護理,病人難以理解不同專業之區別,且病人在選擇所需的衛教項目或知識的吸收上都會較差。

3. 每個層面都要多一張衛教單,概述該層面的定義與包含的項目等。如此可讓病人/家屬瞭解各層面之意義,有個overall的whole picture,以利進一步選擇所需的教材項目。

4. 在「危險因子」層面的說明,應概述可改變/預防與不可改變的中風危險因子,並連結病人常想知道的「如何預防再次中風」。底下各項可改變的危險因子衛教單內容,應補充監控方法、標準值與預防方法。

5. 補充項目:(1) 於「危險因子」層面增加「壓力過大」;(2) 於PT、OT、護理層面增加「搬運病人 (lifting)」;(3) 於「社會資源」層面增加「經濟補助」



二、設計SK需求調查 protocol

由於國際上已有不少相關文獻,故定位為小規模調查,以供補充SK架構用。
族群:亞急性(病人穩定、離開ICU)到中風後5年的病人及其家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