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上午共訪談3位中風病人:2位男性門診病人,年紀皆約45歲;1位女性住院病人,約25歲。
以下就我所訪談的2位門診病人之建議作紀錄:
認知訪談面向
|
建議內容
|
指導語
|
可將題意說明之目的放入指導語,以利瞭解其出現的目的。
|
題目
|
1.
引號內文字容易誤解為自身經驗而非衛教主題,例如:「出現中風前兆時,應如何反應或急救?」。導致病人因無經驗而難以作答。
2.
不同衛教媒介之名詞太過冗長,難以立即瞭解重點為「衛教資訊」。建議題目改為:對您來說,獲得「…」的衛教資訊的難易程度為何?(包括口頭說明、書面教材與多媒體資訊)
3.
今日訪談的2位個案中,多數題目皆為依據自己接受衛教的經驗作答。在填答無服務需求或沒經驗的題目時,都會以假設情境的方式作答,即假設自己需要取得、瞭解、評價或應用該主題衛教資訊時的自覺難易程度。而非如我們預期地因無經驗而填寫「不知道」。
4.
問卷為評量個案於之各層面健康識能,但因題型為詢問個案在取得、瞭解、評價或應用各SK主題衛教資訊時的自覺難易程度,故作答依據會同時受到自身之健康識能程度與環境中SK教材可近性影響。
|
題組
|
1.
不明白題意說明的目的,建議於指導語補充解釋。
2.
部份題意說明之詞彙為專業術語,例如:剛中風時的緊急治療方法:血栓溶解劑、開顱手術、腦血管支架、腦脊液引流。若病人未使用過上述某些治療方法,此題意說明反而更容易使病人難以理解題意。
3.
建議將題意說明置於每個題組之上方,以利於作答前先知道各SK主題的範疇。並建議將底色加深,以利辨識/區隔說明與題目。
|
選項
|
評價的題目與選項之關聯性要再加強。評價之題目為:您能夠自己判斷「…」的說明或衛教內容是否正確嗎?、您能夠自己判斷「…」的說明或衛教內容是否適合您嗎?個案表示看完題目時,會預期選項應是證確程度/適合程度,而非難易程度。
|
整份問卷
|
暫無
|
目前收案問卷之格式如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