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20140717討論紀錄

一、CAT-HEALER認知訪談研究設計:
1. 樣本:中風病人與家屬,不限同/不同家庭。住院或門診病人皆可,視力、認之、口語表達能力足以完成訪談。
2. 程序:受試者先作答完20題(估計作答與訪談共30分鐘),再接受認知訪談。請受試者邊作答邊把不懂的題目畫線作記號,以便提升訪談效率。受試者作答完後,研究者逐題詢問病人指導語、題意、面向與選項之修改建議。每一回合,每題被6-8位受試者看過後病人與家屬各6~8人,才能較完整發現問題,即與研究團隊討論修改問卷。修改後再進入下一回合,預計三回合後完成認知訪談。
3. 後續流程:修改PPT交給工程師設計為電腦版問卷大量收案以建構CAT
4. 問題:
(1) 媒介:紙本(一頁題數不要太多、字放大到16~20號字)
(2) 收案機構:同時先送NTUH與北醫IRB(研究計畫包括:認知訪談+大量收案+心理計量驗證);市立聯合醫院等助理人力夠時再送IRB
(3) 收案人力:我(至少2-4週,瞭解實際情況以便後續討論)、雅玲;侯醫師助理?(侯醫師那邊還未徵到助理)

二、FIFE個案報告之主題與價值:
1. 過去個案報告主題多為介入之照護經驗,關於評估之model paper為老人周全性評估相關個案報告。其文章架構為:個案基本資料介紹周全性評估結果主要問題介入計畫與建議
2. 問題:
(1) 是否擴大主題:原訂主題為ADHD家屬之需求,但個案報告僅列出某位家長的OT需求並討論,我不清楚討論的價值。若將主題擴大為「以家庭為中心之評量」,是否能藉此個案報告讓其他醫療專業瞭解要如何較全面、具體地評量家屬之主觀經驗?
→  再仔細思考二主題
各自的優缺點、價值下週前確認主題:  1. OT需求:可較深入討論,針對方法與結果之特點作深入討論  2. FIFE評量 :較廣,但粗略,可能會有很多漏洞
→早療研討會之摘要可放大scope,主題為介紹FIFE工具、舉例
(2) 是否能索取大學生的期中報告檔案?(訪談途中代替同學去顧個案,對於訪談內容之瞭解有限)
→已取得

三、SK研究主題:(Focused on patients with subacute stroke):
研究主題之思考依據:價值、可行性、目前研究進展、方法學

1. 發展SK outcome measure
→文獻回顧結果發現目前缺乏較好的SK測驗,故此主題具價值。對於發展與驗證評估工具之方法學足夠,但要再思考我們要如何發展出較好的SK工具?
2. Survey stroke patie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SK levels
→相關文獻已很多;研究價值與個案代表性有限
3. 發展computerized SK教材
→單獨發展教材不完整,須與4合併
4. 發展computerized SK教材、驗證SK衛教成效:primary outcome: SK levelsecondary outcome: participation in shared decision making, satisfaction with goal-setting, mood

→要使用什麼outcome measure?若等主題1發展完工具再驗證療效,所需時間太長,不能畢業!!!theoretical framework為何?(不同對象的theory可能不同)
Ø就1 & 4將主題擴展。要再思考得更完整、深入,博班不一定須要完成所有主題,但有完整的road map可便瞭解whole scope與後續研究主題。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Client-centered OT效果不如預期

Eyssen IC, Steultjens MP, de Groot V, Steultjens EM, Knol DL, Polman CH, et al. A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n the efficacy of client-centred occupational therapy in multiple sclerosis: Good process, poor outcome. Disability & Rehabilitation. 2013;35:1636-1646

比較Client-centered OT與usual OT對於MS病人的perceived disability、function outcome與perceived client-centredness。研究結果發現:Client-centered OT僅利於病人的perceived client-centredness;然而對於perceived impact與functional outcome之成效皆與usual OT無異,甚至部份function outcome傾向usual OT具教佳的療效…

我覺得關於perceived client-centredness之結果很符合我們的預期,但主觀 (perceived disability)與客觀 (function outcome)功能評估結果卻不然。可能原因為:此篇client-centered OT與usual OT之protocol差異僅在於:client-centered OT增加了與病人共同討論、擬訂治療目標/計畫的過程 (O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cused on enabling patients to choose, organize and perform activities the patients found useful and meaningful in their environment.);而usual care OT則不著重於此討論的過程 (O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focused on providing therapy for the patient.)。但實際的介入手法、活動內容可能差異不大,這可能造成兩種介入模式之function outcome無顯著差異。

我們原預期client-centered OT具較佳的治療成效之主因為:中介變項-「治療參與度」。我們假設client-centered OT組之治療參與度較好,因此可能具較佳的預後。由本篇無法瞭解兩組個案之治療參與度的差異,或許治療參與度為較佳的outcome measure,較能反映出療效之差異。(與client-centered approach之關係較近)

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103年度國衛院生物醫學學術研討會

注意事項:
1. 海報文末須加註Acknowledgement: NHRI grant number
2. Group discussion口頭報告時間為10分鐘,討論5分鐘
3. 因經費短缺,自104年度起,整合性研究計畫將著重於八大項研究重點。計畫申請時須specify研究重點,若未符合研究重點之申請案,將不受理。我們研究室較可能申請之研究重點為:
        4. Mental/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aging
        4-1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search
        4-2 Identify novel strategies to prevent and treat mental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s, such as stroke,
              depression, schizophrenia, Alzheimer’s disease and Parkinson’s disease

這次的研討論演講與報告內容,與先前參加過的學系/學會研討會有很大的落差,包括:研究主題與研究者的功力。本次演講的主題多環繞於基礎醫學研究,以基因研究為大宗。疾病類型則以癌症居多。演講者與報告者多為研究資歷深厚的教授或院士級人物,除台風穩健、英語流利外,研究的scope既廣且深,演講重點之拿捏非常精準,幾乎能在短時間內說明或回答最精簡扼要之處,且說明也幾乎都能深入淺出(除了基礎醫學我實在無緣聽懂外)。這些都是我們須學習的基礎能力。

海報時間僅陳為堅教授請我簡短說明研究的特別之處,是否以往的OT都不是以病人為中心?可能是研究主題非顯學,至少對於基礎醫學學者來說關係較遙遠,駐足在我們海報前的人數極少,大多是revie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