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OT center演講心得

感謝曾主任向我們說明台大醫院職能治療中心的未來發展與願景,讓我們對於職能治療中心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我認為主任規劃雲端評估、介入與諮詢系統之概念很有意義,這也是近年遠距醫療的發展方向。然而關於這項提案之可行性我仍有所疑慮:這套系統可能非5~10年之短期內可發展完成,若要做到全方位的適性測驗、衛教與介入等,勢必得花上多位教授畢生之研究生涯方有可能完成,而職能治療中心也不可能等到10年後才成立,因此,我不認為雲端系統為職能治療中心成立之主要方案或賣點。
職能治療中心與復健部職能治療的治療目標或對象勢必得作區隔,但二部門可為合作角色。以中風病人為例,我認為即便中風病人為復健部生理職能治療的主要服務對象之一,他們仍可到職能治療中心接受不同的訓練,而非二部門的個案絕不能重疊或互相轉介。但為避免服務內容衝突,我們或許可依據疾病歷程作服務內容之區隔,復健部針對病人的component積極促進動作恢復,而職能治療中心可針對生活適應(如IADL)、職業重建、居家環境改造、輔具使用教學等作介入。
關於營利方式之區隔方式,目前規劃服務之目標僅鎖定金字塔頂端或大陸之客群,似乎有違醫療平等之理念。或許這是可較快速營利的方法,但卻不一定是推廣職能治療讓大眾理解的最佳管道。由於社經地位高的族群並非大眾,若僅鎖定此一族群,則職能治療之理念與服務對象將更縮限,未能達到提升職能治療能見度之初衷。繳納與使用健保之小康家庭才是大眾,故我認為,我們必須借鏡物理治療中心的成功案例,擴大服務對象之科別,甚至是生活習慣差但仍健康之孩童/成人/老人也屬於服務範疇,如此才能擴大職能治療之領土,專業價值也才能被廣大民眾看見。

2 則留言:

  1. yes, 遠距OT(新的治療模式)皆非易事,更何況我們的經驗與成果皆有限。
    臨床服務若未能打響名號並具備實質貢獻,將面臨殘酷的現實考驗。
    其它評論與建議, looks good!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

    回覆刪除
  2. 讚唷~~我也覺得OTC的大方向執行有點困難....遠距 在國外已經嘗試許久...看診或評估OK但是真的是要執行OT的全人治療...則有很大的困難, 此外台灣現在已經交通醫療都很方便了, 除了偏鄉外, 需要用到遠距醫療的場合不多....

    另外, 鎖定金字塔端的消費者 (意思是名人有錢人都會來做治療), 但在這些人的眼中會不會期待地比一般人更多, 像是希望能恢復"健康正常", 而非只是恢復"職能"...想像阿珍或孫伯伯因為永久傷害坐著輪椅來做治療, OT能提供什麼樣"特別於一般臨床"的服務呢???

    我覺得乾脆改造成電影中"未來超科技居住環境" 提供病患短期居住 居住過程中透過使用超科技設備 (像是聲控電動床 聲控熱水器 自動燈光開啟 等等) 學習重新獲得職能 且24小時皆可透過機器人連線到真人指導 哈哈...這才是頂級消費 以後就是買帝寳所送的基本配備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