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社會環境與健康

  大部分OT的理論中,都將「環境」分成「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探討。物理環境指的是環境中有形的物體,包括:醫療資源之可近性(與交通、醫院密度相關)、公共衛生設施是否完善(如汙水處理)或醫院設施等。社會環境則代表可能影響健康之無形因素,包括:政府對於健康相關之政策、宗教文化對於健康之影響、國民之健康知能(health literacy)及社會大眾對於特定疾病患者之標籤化等。物理環境對於健康之影響很大甚至可能直接影響民眾之健康,但社會環境對於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小覷,社會環境是個無形的力量卻深深影響著人們對於健康之態度及行為。
  社會環境中,政府對於健康相關之政策是健康環境之關鍵,物理環境該如何建設、全民健保該如何發展、使用醫療資源時之收費甚至未來健康發展方向等最基本最重要之議題,皆屬於健康相關之社會環境。而公共衛生領域之人員,主要任務便是試圖影響政府之健康相關政策。
  宗教文化對於健康之影響也很深遠,在台灣常聽到因誤信偏方而延誤就醫的新聞,很多人(尤其是年長者)生病時,寧願借助宗教或民俗療法,也不願意看醫生,因為他們根深蒂固地相信,看西醫或吃藥會傷身,因此能免則免。若是病人有這樣的想法,即便醫療資源的可近性高、看病價格再低廉或醫療品質再好,都無法讓病人使用醫療資源,因此宗教文化對於民眾健康有著既深且廣的影響。
  國民之健康知能也是個影響民眾健康之重要因素。病人是否知道疾病是如何產生的?該如何治療?預後如何?該如何預防復發?等一連串的問題,都會影響病人對於醫療的態度,包括:是否要接受治療、選擇何種治療或是否配合治療等。而病人對於醫療的態度亦影響病人使用醫療資源的方式。試想,如果病人不知道何時該尋求醫療資源協助、不願意配合治療或治癒後卻不懂得預防,這都將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因此國民之健康相關知識也是社會環境中重要的一環。
  社會大眾對於特定疾病患者之標籤化是個存在已久的問題。目前常被標籤化的疾病主要為精神疾病及愛滋病,甚至是新聞所提及之癌症標籤化(居民認為癌症會傳染)。然而,標籤化之印象並非完全正確,若社會上存在著過度強烈的標籤化,則會使得特定診斷之病人不敢就醫治療,而影響了這些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簡言之,物理環境雖然會直接影響民眾之健康,但相對的物理環境較容易改善,可透過政府政策或硬體設備建設改善之。但社會環境有地方性,會因各地文化特色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社會環境,因此台灣無法沿用他國成功改善社會環境的例子,而需要更多台灣人長期投入方有可能改善。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Health Literacy之概念與臨床應用

下圖是我彙整幾篇近年學者所提出之Health Literacy相關理論的圖示:



Nutbean (2000)將Health Literacy區分為三階層能力,由基礎至進階依序為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Interactive Health Literacy與Critical Health Literacy。
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之定義為"sufficient basic skills in reading and writing to be able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in everyday situations."
Interactive Health Literacy之定義為"can be use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everyday activities, to extract information and drive meaning from different forms of communication, and to apply new information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Critical Health Literacy之定義為"can be applied to critically analyze information, and to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exert greater control over life events and situations."
上述三者除能力之階層關係外,亦顯示個案可觸及之健康相關情境由臨床、社區至國家,對於自身健康或生活之自主性亦愈高(類似patient-centered medicine所提及之empowerment的概念)。

Health Literacy為Health Knowledge之基礎能力。個人特質與環境因素皆可能影響個案之Health Literacy,如教育程度、認知、健康政策、語言等。於Motivational phase中,個案將其Health Knowledge(包括疾病與醫療知識),與其舊有的信念、價值觀綜合比較,產生個案對於疾病或醫療之評價或行為動機。此過程會受到個案所處之醫療環境影響,如醫療花費、資源之可近性等。在個案獲得、吸收、評價Health Knowledge後,可能採取的健康行為包括以下三面向:尋求醫療資源、與醫療專業人員溝通,以及自我照顧與疾病管理等,而上述三者皆會影響個案之Health Outcome。

因此,於臨床上(僅就醫療之臨床作探討),除瞭解個案對於疾病與醫療之相關知識外,可能須先瞭解個案之Health Literacy(包括評估個案之Health Literacy與培養臨床人員對於個案Health Literacy之敏感度),方可提供適合其能力之衛教教材,以提升衛教成效,進而影響個案之健康行為與Health Outcome(如figure 1)。


不過,由於目前臺灣尚缺乏OT與中風之相關衛教教材,因此僅能努力針對個案之OTK與SK程度提供適性化教材,尚無法依據個案之Health Literacy程度提供不同難度之衛教教材。

Referenses:
1. Literacy, C. o. H. (2004). Health Literacy: A Prescription to End Confusion: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 Nutbeam, D. (2000). Health literacy as a public health goal: a challenge for contemporary health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into the 21st century.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5, 259-267.
3. Nutbeam, D. (2008). The evolving concept of health literacy. Soc Sci Med, 67, 2072-2078.
4. von Wagner, C., Steptoe, A., Wolf, M. S., & Wardle, J. (2009). Health literacy and health actions: a review and a framework from health psychology. Health Educ Behav, 36, 860-877.